结直肠癌由何引起?面对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我们该如何做
2020-07-131.饮食因素 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
高脂肪饮食可明显增加大肠内中性胆固醇和胆酸的浓度,两者具有与致癌物多环芳香烃相似的立体结构,其降解产物也有致癌或辅助致癌作用。而纤维素可以吸收水分,因此增加粪便量,缩短其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吸附有害物质,促进排出。
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蛋白高能量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积极锻炼:由于高脂高肉类食物摄入过量导致的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体力活动过少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积极锻炼、降低肥胖能起到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2.遗传因素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家属,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15%的大肠癌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
建议: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通过遗传学检查,筛查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3.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有结直肠息肉者高出无结肠息肉者约5倍。遗传性家族性息肉病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其中大于80%的患者在50岁以后可能发展成为结直肠癌。
建议:对于有结直肠息肉者应该积极尽早进行电切治疗,并定期复查。
4.慢性炎症刺激
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肠病以及克罗恩病发生结直肠癌者比同年龄对照人群高。溃疡性结肠炎的大肠癌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5~10倍。由于慢性炎症可致肠黏膜渗出、水肿,反复的破坏及修复过程可致纤维组织增生,上皮细胞间变,形成多发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肿,进而发生癌变。
建议: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发疾病,减少炎症刺激,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新增病例,同时至少50万患者死亡。在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恶性肿瘤中占第4位...
-
从腹痛到癌症恶化仅4个月,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近日报道,32岁的杭州上班族小尹从确诊肠癌晚期到弥留之际,仅4个月,病程发展之快让人措手不及。很多人不理解,肠癌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其实,这在医生...
-
大便不正常或是肠癌征兆 4个小症状你要注意了!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可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
-
患大肠癌会有哪些不适症状
大肠癌是发生在大肠黏膜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癌肿常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其次为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肝曲和脾曲。该肿瘤生长...
-
大肠癌防治重在防
根据统计,大肠癌目前在一些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列恶性肿瘤第四位,且上升趋势明显。与1991年相比,去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几乎翻了一倍。大肠癌的早期...
-
当大肠癌遇上MDT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开始衰老的时候,最开始衰老的部位就是肠道。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肠道生态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