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常规能查出什么?哪些人需要做便常规?
2020-07-24便常规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一项检查,觉得尴尬而且没有必要,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病情突发,绝不会耐心的接受便常规检查。其实通过便常规可以检查出很多疾病。
便常规一般能查出什么病?
便常规检查主要是对大便中的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以及寄生虫卵的数量检查,如果数值多于或者少于正常数值,就可能出现了病变。便常规一般能查出的常见疾病有:炎症性肠病、肠癌、溃疡、肝硬化、息肉、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等。
哪些人群需要检查便常规?
①如果经常便潜血,除了痔疮外,可能是肝硬化、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等导致的消化道出血,一定要重视,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
②大便短时间过希或者过硬,都不正常,可能是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伪膜性肠炎等。
③大便带有粘液或者脓血者,可能是患有大小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痢疾等,需要及时检查,及时治疗才行。
④如果大便突然变细,或者如厕困难,很可能是直肠癌,因为直肠癌会导致直肠变窄,大便就困难了。
⑤如果大便呈米汤或者乳状,一般是患有霍乱等,需要及时隔离治疗。
便常规检查有什么用呢?
1、便检查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寄生虫虫。
2、便隐血检查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肉眼看不到血色,而且少量红细胞又被消化分解以致显微镜下也发现不了的出血状况。是用来检查粪便中隐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这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指标。
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时,粪便隐血试验均常为阳性。粪便潜血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筛选的首选指标。尤其对中老年人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此外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粪便中隐血试验也有84%的阳性率,可作为该病的重要佐证。
3、白细胞检查可以发现炎症,在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白细胞,多在带粘液的标本中见到,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结肠炎炎症时,可见大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亦可见到吞有异物的小吞噬细胞。
4、红细胞检查可以发现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急性血吸虫病等。
5、粪便中如有大量的上皮细胞出现,说明肠壁有炎症,如坏死性肠炎、溃烂性肠癌等;溃疡性结肠炎或细菌性痢疾时可发现大量吞噬细胞。此外在粪便检查中还可发现肿瘤细胞、脂肪小滴等。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为什么每次大便后,都要看看自己拉的大便?
据说90%以上的人都有拉完屎回头看一眼的习惯,究其原因,有人说:“毕竟是你身体里掉出来的一部分啊,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它冲走实在是太冷血了!”其实这个...
-
什么人要做消化系统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不是保证大家终生不得癌症,但是可以最大限度让大家不得中晚期癌症,而癌症早期大多都是可以治愈的。目前癌症有上百种,任何体检都不可能包括...
-
这七个饮食习惯与消化系统肿瘤息息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消化道肿瘤是对改善饮食最敏感的肿瘤之一饮食致癌的机制分成几类:直接DNA损害(如亚硝酸盐类),细胞色素激活或抑制(如酒精),致癌...
-
消化道肿瘤,为何检查出来很多是晚期?
大家知道,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含了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很长的肌性...
-
年轻时经常乱喝酒,老了小心反酸、烧心、胃病找上门
最近跟几个患者聊天,发现好几个患者频繁反酸、烧心有事因为年轻时候喝酒太多了,而且常常大量喝到天荒地老、喝到怀疑人生,然后到了50多岁就开始天天...
-
“先来后到”的不仅是“前任”与“现任”还有药!
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决定因素很多,除了药品的药理作用、理化性质等因素,甚至还与药物的剂型都有关系。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各种缘由,如果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