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血吸虫病

内脏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地区,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日本血吸虫病。这里所叙述的也是以日本血吸虫病为主。内脏血吸虫病的表现可能开始于在尾蚴污染的水源中游泳后足部及其他部位出现轻微红斑或丘疹。这种类型的血吸虫可侵入血液系统,定居在膀胱或小肠的静脉系统引起寄生虫病。在一个孵育周期后,可能出现突然发热、发冷、肝脾肿大、肺炎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也可出现贫血。多见于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感染率最高。

病因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六个阶段。虫卵随粪便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出毛蚴侵入中间宿主淡水螺(日本血吸虫为钉螺),在螺内经胞蚴发育为尾蚴释放入水。当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可从皮肤或黏膜侵入宿主体内成为童虫,童虫随血流经肺、心等脏器进入门静脉系统发育为成虫,开始合抱而交配产卵。

本病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我国则见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吸虫病患者的粪便为本病主要的传染源。随地大便,河边粪坑及用未处理的新鲜粪便施肥,被雨水冲入河流,造成水源污染。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尾蚴侵入的数量与皮肤暴露面积、接触疫水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成正比。有时因饮用疫水或漱口时被尾蚴侵入口腔黏膜受染。流行区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感染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此与保护性免疫力有关。

临床表现

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为慢性血吸虫病,此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不适,也可能不定期处于亚临床状态,表现为腹泻、粪中带有黏液及脓血、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1.发热

一般在38~40℃,间歇热型多见,热程2周至1个月。同时伴有畏寒和盗汗。轻症患者的发热较低,一般不超过38℃,仅持续数日后自动退热。

2.结肠腹膜感染

患者出现腹痛和腹泻。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此时若做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并可发现黄色小颗粒(为虫卵结节)及少数溃汤。不全性肠梗阻,左下腹可触及条索状肿物。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部饱胀,有柔韧感和压痛,可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3.肝脾肿大

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造成肝脏急剧肿大,其质软,且有叩压痛。左、右两叶均见肿大,以右叶更为明显。脾脏受虫卵毒素刺激而充血肿大,可明显触及。可有腹水、门静脉高压、肝纤维化及因侧支循环形成所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晚期患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

4.呼吸系统表现

咳嗽相当多见,可有胸痛、血痰等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但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加、片状阴影、粟粒样改变等。

5.神经系统表现

急性型多在感染后6个月左右发病,表现为脑膜脑炎症状:发热、意识障碍、瘫痪、抽搐及腱反射亢进、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等。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

慢性型多见于慢性早期血吸虫病患者,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以局限性癫痫多见,也有患者以颅内压增高伴定位体征为主要表现。当虫卵引起脑部动脉栓塞等病变时尚可出现突然的偏瘫和失语。

检查

1.血象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多为特点。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有的高达90%,但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常不增多,甚至消失,代之以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仍有轻度增多。晚期则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寄生虫检查

粪便涂片检查:虽然简单易行,但除重感染有腹泻患者外,发现虫卵阳性率不高。粪便中虫卵计数可采用加藤(Kato-Katz)集卵透明法,以50mg粪便中虫卵数<100为轻度,100~400为中度,>400为重度。轻型患者从粪便中排出虫卵数少,而且间歇性出现,需多次反复检查。晚期血吸虫病由于肠壁纤维化,虫卵不易从肠壁排出,故阳性率很低。

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采取直肠镜检查,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的黏膜置于两玻片之间,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血吸虫卵阳性率很高。所见虫卵多系黑色卵与空卵壳,含成熟活动毛蚴的虫卵极少见。近期与远期变性卵不能区别,故不能考核疗效或作为再次治疗依据。活检操作时要防止大出血和穿孔危险,尤其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3.免疫学诊断

方法很多,包括皮内试验,以及检测成虫、童虫、尾蚴与虫卵抗体的血清免疫学试验;如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尾蚴膜试验等。免疫学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有采血微量与操作较简便的优点,但由于患者血清中抗体在治愈后持续时间很长,不能区别既往感染与现症患者,并有假阴性、假阳性及与其他吸虫存在交叉反应的缺点。

4.肝功能检查

(1)肝功能试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也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并常有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

(2)B型超声波检查:从B超图像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显示门静脉壁回声带增强(≥6mm):呈线状者为轻度;呈管状者为中度;呈网状分隔者为重度。后者结合图像中肝表面结节与脾脏肿大,可提示肝纤维化。

(3)CT扫描: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常有钙化现象,CT扫描显示较特异现象;肝包膜增厚、钙化,与肝内钙化中隔相垂直;在两者交界处并有切迹形成。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5.肺部检查

(1)X线检查:大多有明确的肺实质性改变,可见肺纹理增加、片状阴影、粟粒状改变、肺门阴影增大等。典型X线病变一般在3~6个月内逐渐消失。少数病例肺小动脉广泛闭塞,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厚表现。

(2)支气管镜: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和黏膜下黄色颗粒;慢性期则有浅表溃疡、粟粒状结节、瘢痕、支气管管腔狭窄、分泌物潴留等。可通过支气管刷检、支气管黏膜组织活检找到血吸虫卵。

6.脑部检查

(1)脑脊液检查:有时在脑脊液中可以找到虫卵。白细胞数在每升几亿至几十亿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

(2)CT平扫:在急性型主要为脑水肿,于脑实质内可见大小不一、程度不等的低密度灶,无强化表现。慢性型表现为局限性肉芽肿,呈等或略高密度,有占位表现,边界不清,周边水肿,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有强化现象。

诊断

除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外,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尿、粪便或直肠活检标本查到血吸虫卵具有特征性,血清学检查可用于普查。对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和便血,肝脾肿大,尤其肝右叶肿大,或者青壮年有癫痫发作者,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应考虑慢性血吸虫病。对于巨脾、腹内包块、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侏儒患者,应考虑晚期血吸虫病。

治疗

对症处理,内服抗虫药,外用安抚止痒剂。早期接受病原学治疗是关键。

1.支持疗法

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并注意对贫血的治疗。

2.药物治疗

(1)吡喹酮:对急性血吸虫病临床治疗,治愈率较高。对慢性与晚期患者,1~2日服,每日3次。副作用少而轻,是目前较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

(2)硝硫氰胺:治疗总量最高不超过350mg,分为三等分,每晚睡前服。有精神病史及神经官能症者、妇女妊娠或哺乳期忌用。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慎用。

(3)双羟萘酸副品红:对各期血吸虫病均有较好疗效。连服20天或28天为一疗程。远期疗效达90%以上,对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呋喃丙胺与敌百虫联合疗法:呋喃丙胺疗程10天,成人最大量不超过每日3g,最初1~2日给半量以减轻反应,以后为全量连用8天。

敌百虫肛栓,每个0.2g,在呋喃丙胺疗程的第2~3天开始,每晚用栓剂1个放入直肠离肛门10cm处,垫高臀部侧卧半小时,共用3次,虫卵转阴率达90%,敌百虫肌内注射,疗程3天。

并发症

1.肝纤维化并发症

患者可随时因门静脉高压而引起食管静脉破裂,造成致命性上消化道出血,或因此诱发肝功能衰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并发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者占2/3以上。曲张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占16.5%~31.6%,是血吸虫病性纤维化的主要并发症,病死率约15%。约半数患者有反复多次大出血史。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出现腹水或并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在晚期血吸虫病较门静脉性与坏死后肝硬化为少,国内报道占1.6%~5.4%,其病程也较长。此外,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并发原发性腹膜炎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者也不少见。

2.肠道并发症

流行区患者被切除的阑尾标本中找到血吸虫卵者可高达31%,常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诱因,而且阑尾较易穿破,可并发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血吸虫病引起的严重结肠病变所致的肠腔狭窄,可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以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此外,肠系膜与大网膜病变可粘连成团,形成腹内包块。在血吸虫病肠道增殖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并不少见。患者年龄较轻,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20~30岁者也不少。重流行区普查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大多为分化性腺癌和黏液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3.心肺并发症

可导致肺心病、心力衰竭。

4.影响发育与代谢

儿童青少年可并发身材矮小,性器官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失。患者面容苍老而消瘦,常有面部褐色素沉着、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5.其他脏器

偶见虫卵沉积皮肤、输卵管、子宫颈、心包、胰腺、肾上腺、睾丸、附睾等部位,引起局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