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2020-07-10食管癌是典型的“生活式肿瘤”,诱发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营养因素、情绪变化、微量元素和肿瘤前病变等。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出现明显梗阻后多处于中晚期,导致食管癌5年生存率不足30%。“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主要方法。而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主要方法。
食管癌高危人群包括哪些呢?根据目前科学研究,主要指以下6个类型的人:(1)处于食管癌高发地区,有长期消化系统症状;(2)有食管肿瘤、胃肿瘤家族史;(3)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黏膜上皮重度增长,或食管炎患者;(4)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5)进食过快、过热,食物过于粗糙,长期抽烟、大量饮酒、食用发酵酸菜、霉变食物,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的人群;(6)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食管癌发病的早期警号有:(1)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梗噎感,在早期,这种症状极其轻微不防碍进食,可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可出现,如果多次反复出现,并逐渐加重,应高度重视。 (2)吞咽时痛感,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总感觉胸骨后有定位性疼痛。吞咽过后,这种感觉将会逐渐消退。疼痛的部位有时相当模糊。约40%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疼痛症状。(3)食管内异物感,平时感觉食管内好像有残存饭粒、菜屑附贴在食管壁。大约有10%的患者早期曾有这一症状,这是由于食管黏膜皱襞肿胀,局部充血、上皮增厚或粗糙引起的。(4)除了上述三类主要症状外,早期食管肿瘤还可能有剑突下隐痛、钝痛、胸骨后闷胀,自觉“胃部”不适,咽部疼痛等等,这些症状远不如前三类症状多见。
如果自己处于高危人群,长期有消化系统不适,年龄在40岁以上,就需要定期检查,行食管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食道里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八旬老人终于能安心吃饭了
【案例直击】张奶奶,80岁高龄,生活在农村,虽然没有退休工资,但儿孙满堂,子女都十分孝顺,吃穿不用愁。半月前张奶奶发现自己吃东西都有噎着的感觉...
-
诊断食管癌须用哪些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 是常用的首选方法。早期食管癌内镜检出率可这85.2%,镜下表现为局限性糜烂,多见局部黏膜充血、边缘不清、粗糙小颗粒;少见的为小肿物、小...
-
生命可贵-预防食管癌从自身做起
食管癌( 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临床上最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
-
过了30岁,为了预防癌症,哪些检查是必要的?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年龄越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30岁是一个门槛,在30岁后人体的各项机能呈下降趋势。所有疾病中,最让人恐惧绝望的莫过于癌症。中国...
-
食管癌患者的随访
所有患者都应系统随访。随访计划为第一年每3~4个月进行一次完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第二年每6个月一次,以后每年一次。随访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
-
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优缺点
食管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亚硝胺类化合物、霉菌、微量元素缺乏等,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因素,如进食过快、喜热食、进粗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