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与贲门癌有哪些不相同点
2020-07-10有关贲门癌的范围,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日本提出食管胃交界处上下2cm以内,共4cm范围内出现的癌,为贲门癌。国内学者顾名思意认为贲门癌应指发生于胃贲门部的癌,而贲门部的解剖生理标志,是在食管胃交界处往下一段环形区内,有分布不规则的管状或分枝状的贲门腺称为贲门郝,其范围为2cm左右,在此范围内发生的癌,组织学生部为腺癌,贲门癌应是发生于胃贲门部的腺癌。而邻近交界处食管下端的鳞癌,都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应属食管癌。有时食管上皮可能发生腺癌,贲门部上皮也可能发生鳞癌,国内学者习惯将这个部位的腺癌归为贲门癌,而将鳞癌归入食管癌。
食管癌与贲门癌发病比例:依据食管癌高发区统计,贲门癌与食管癌的比例为1︰2,个别地区相等,甚至贲门癌多于食管癌。其分别如下:
(1)自觉症状:贲门癌病人常是上腹部或心窝部不适,微痛,烧灼痛或轻度吞咽梗噎感,有时有消化不良及食欲减退,仅在晚期出现吞咽困难,程度较食管癌轻,进展也根缓慢,有时直至疾病末期,尚无严重吞咽困难。
(2)出血及贫血:局部出血常见于贲门癌,常为潜血,有时明显甚至是大量出血,表现间歇性柏油样便或呕血,有时呕血是贲门癌的首发症状,而食管癌常不出现或轻度出血。贲门癌出现贫血及贫血引起的症状较食管癌严重。
(3)腹部检查:贲门癌在晚期上腹部常有压痛及包块,或有腹水及腹腔广泛转移病灶。而食管癌仅有时可触到肝脏。
(4)拉网细胞学检查:对发现早期贲门癌的效果较差,可能球囊较小不易接触到肿瘤之故。如用较大的球囊,可提高贲门癌的发现率。
(5)早期诊断:贲门癌较食管下端癌的临床无症状期更长,局部淋巴结转移更为常见,因而贲门癌早期诊断更难。据林县报告;食管癌早期诊断者为7.5%,而贲门癌仅为2.6%。
(6)5年生存率:据林县的报告,食管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44%,而贲门癌仅为19.5%,贲门癌切除术后较之同期食管癌切除的远期效果更差。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用餐太快太烫会诱发食道癌,你还一错再错吗?
由于要赶时间或者事情太多导致很多人在用餐时都喜欢狼吞虎咽的,每次用餐时间也不过几分钟。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食管失去正常蠕动功能,无...
-
食管癌的病因和预防
食管癌,俗称噎食病或嗝食病,是食管黏膜上皮及食管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病人中男女比例为1.6:1;40岁以上多见,发病高峰在50~70岁间,...
-
狼吞虎咽的后果!
近日收治一个食道Ca的患者,狼吞虎咽吃下鸡肉等美味菜肴!那些菜肴进入食道后不能顺利进入胃腔而消化,滞留在食道,出现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呼吸道症...
-
早期食管癌的治疗
早期食管癌一旦确诊则必须治疗,由于其病变较轻,可以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来治疗:即食管镜下黏膜切除或烧灼和胸腔镜辅助下食管切除及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
食管癌有哪些主要症状
1.早期症状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摩擦感、烧灼或针刺样痛,也出现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异物感,有时病人可明确指出疼痛或滞留的部位。在进食粗糙,过...
-
食管癌 谁该筛查? 怎么筛查?
食管癌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居恶性肿瘤第8位,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居恶性肿瘤第6位,在我国大陆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