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胃镜,其他查胃病方法靠谱吗?
2020-07-24很多人去检查胃病的时候都怕插管,这是很多患者拒绝做胃镜的理由,不插管查胃也就有了市场。那么,不插管又能解决多少胃的问题?查胃病都有哪些方法?
最传统的方法就是钡餐透视
上消化道钡透是在胃镜开展和普及之前最早的诊断手段,现在也还广泛使用于临床。但由于胃镜的诊断、治疗的优势,钡餐已经不作为常规的诊断手段,往往用于如食管癌定位、贲门失迟缓症的诊断、上消化道梗阻以及功能的评估等方面。
也由于这种诊断手段跟放射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由于常规诊断做的越来越少,所以现在钡餐诊断的符合率只有70%左右。如果考虑某种疾病,还需要胃镜的进一步明确。
最“忽悠”人的方法就是B超检查
现在有不少医院,抓住患者害怕插管的心理,宣传“只需100元,不插管查胃”,其实临床意义很小。胃为空腔脏器,受气体影响,B超检查胃部毫无优势,尽管依靠喝一些造影剂,可以有些改善,但远远不能代替胃镜检查。
有点“神秘”的检查是呼气试验
也就是吹口气检查。这种方法就是碳13、碳14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它只能解决的就是判断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能明确胃的其他疾病诊断。
“高大上”的检查方法是胶囊内镜
吃一颗胶囊就可以查清楚胃病,这其实有很大误区。胶囊内镜的检查优势并不在胃,而在小肠。由于胃腔很大,在不充气的情况下很难看清楚,尽管现在有磁控胶囊内镜,可以人为地在体表控制胶囊,弥补了以往胶囊的不足,但由于不能注气和活检,远远不能解决胃病的常规诊断,更不要说治疗了。
另外还有磁共振和CT。磁共振由于胃的蠕动不适合使用。CT可以发现一些肿瘤和溃疡,但只能疑诊,明确诊断还是需要胃镜、病理。但CT检查可以判断诸如胃癌是否有转移、肿瘤的范围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总之,胃病的确诊依然离不开胃镜和病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插管,拒绝胃镜检查,从而影响疾病诊断,甚至耽误病情。无痛胃镜、超细胃镜等检查方法的开展,已经大大减轻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痛苦和恐惧。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为什么有的外科手术之前要做胃、肠镜检查?
很多在外科住院做手术的病人,总会对手术前做的一堆抽血、各种检查有疑问:“我就是来做个小手术,做这些检查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还要做胃、肠镜检查呢?”...
-
胶囊长眼能进肚,体内边走边拍巧看病
单位领导干部应酬多,喝酒多,肠胃自然不是很好,但例行公事的体检结果让大家不是很满意。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肠胃时,选择用胶囊内镜做体检,关于胶...
-
无痛胃肠镜检查一个人去能不能做?需不需要人陪?
先说结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做无痛检查,必须要有人陪!必须要有人陪!必须要有人陪!而且这个人最好是你的亲近的亲属或朋友,能为你负责,替你做决定...
-
关于胃镜检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儿
提到胃镜,你想到是什么?一定是我不要做胃镜,太难受了。胃镜真的有那么难以接受吗?胃镜检查真的那么痛苦?为什么需要做胃镜检查?我们一起来了解胃镜。...
-
吞一粒“胶囊”便知肚中乾坤
胶囊内镜-消化道内的电子眼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窥镜系统”。简单说就是:胶囊大小的照相机。哪些人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有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
一般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或者是有什么症状?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