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治愈后还会再感染吗?
2020-07-27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可能与贫血、血小板减少、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目前越来越受到公众及医务人员的重视。经常有患者问,我的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上的,治疗后还会复发吗,以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感染上的?
全世界有超过50%的人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可能与饮食习惯、居住卫生条件有关。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大多数情况下,首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都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多在10岁以前),成人之后的感染相对少见(但也存在)。而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城市饮用水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达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检测到。笔者还没有见到中国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过,估计不会比国外好太多。一旦感染上了,如果不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陪伴您终生。
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答案是:有可能。确实有部分人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复发,而且复发率有地区、种族差异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复发率很低,平均每年的复发率仅为2-3%左右,而在欠发达地区,复发率可高达每年10-13%。这里说所的复发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为根除不彻底,残留在体内的少量细菌死灰复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治疗成功后的1年内;第二种情况是再次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在发达国家,以前者为主,在欠发达地区,通常是后者占主导地位。
三、怎样预防感染及复发?
如何预防感染及复发呢?根本的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做的,主要有几点:
第一,前面提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所以如果有条件,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第二,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尽量彻底治疗。
第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还存在于人体口腔中,所以在治疗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同时检测并治疗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
第四,治疗后定期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目前还有很多未知的方面,有研究甚至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果出现了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一系列情况,那必须治疗。对于一个正常人,治还是不治,这是一个问题。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期间,生活上应注意这8个方面
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是很高的,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大约有50%以上的人群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会导致一些相关疾病...
-
幽门螺杆菌治后复发?你可能踩了"雷区"!
患者提问:有患者反应说都治了三次幽门螺杆菌了,每次治完了都说是已经清除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细菌又死灰复燃了,这是咋回事啊?那么很可能你...
-
有幽门螺杆菌身体会有些什么变化?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幽门螺旋杆菌,反复性强而且易传染,那么当患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后身体有什么变化?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里我们就总结一...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你属于哪种?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是Hp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时间的变迁,Hp根除率越来越低,目前全球推荐的Hp根除治疗一线方案——三联疗法的根除率为70%...
-
国际癌肿研究机构认定幽门螺杆菌为为人类Ⅰ类致癌原!我们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问题,现在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也越来越普及!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癌的一个发病原因,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
-
吃药后如何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被“赶尽杀绝”了?
前面已经给大家科普过如何杀死幽门螺杆菌,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今天主要讨论一下我们吃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该做哪些检查可以判断幽门螺杆菌已经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