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再次揪出直肠癌一例!
2020-09-15便血是直肠癌最早出现、最有价值的症状
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即使是癌,如果是早期,范围小,没有周围转移,是可以治愈的。我们能早期发现这个凶险的敌人吗?
严格讲直肠癌早期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症状,所以有时很难早期发现,因此,应该格外珍惜早期出现的一些蛛丝马迹。
临床案例,常先生,53岁,“便血伴大便次数增加3个月”为主诉来诊,直肠指检发现混合痔、直肠息肉。肠镜检查:距离肛门4-10cm可见环2/3周火山口样病变。检查结论:直肠癌
镜下可见
病例详解:
常先生在3个月前偶然的几次便血,引起了他的警觉,正好赶上单位体检,查了粪常规,显示大便中有白细胞、红细胞及潜血阳性,遂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感染性肠炎”,经治疗后仍有便血。反复就诊,多次被诊断为“混合痔”,外用膏栓治疗后未见缓解。近日伴有肛内疼痛,自觉症状加重,遂来就诊。接诊后仔细聆听患者的描述,便血的颜色有暗红色,与粪便、粘液混在一起,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肛内疼痛不适。肛内指检:触及肛内约5cm处息肉样肿物,大小约1.5X1.0cm,质软;齿线附近粘膜隆起。肛门镜检查示:内痔粘膜隆起,色暗红,无明显出血点。初步诊断为:1.混合痔 2.直肠息肉。
结合检查分析,患者虽然有内痔,但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粘膜糜烂及出血点,而且内痔的出血往往血色鲜红,便血时一般无疼痛。另一方面,单个直肠息肉也不会引起便血及肛内症状。是否在指诊未触及的部位存在其他引起便血的病变,带着这些疑问,建议病人做了结肠镜检查,最终发现了直肠癌,此时,患者的种种症状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直肠癌最早出现的最有价值的症状是便血。
标准的直肠癌便血是色略暗,与肠黏液混合在一起,如果酱(不像痔疮为纯血)。出血呈持续性(不像痔疮有间歇期)。便后会在肛门残留一些。少数位置低的直肠癌便血是鲜红,不易与痔疮辨别。
除了便血之外,还会有大便改变,一般情况下大便次数会增加,便不尽。大便不成形,或出现沟槽。晚期直肠癌会造成大便变细,甚至梗阻。肛门和直肠下坠也是常见症状,甚者还会出现腹痛。行全结肠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确诊直肠癌,结肠镜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直肠癌逐渐增高的发病率,让临床大夫不得不如履薄冰,镜检时即使发现明显内痔,也不该贸然做出痔的诊断。如果对于已确定内痔诊断的病例,发现直肠、肛管内同时存在可疑的硬结、溃疡、包块等,必须进一步思考和重新诊断,必须警惕内痔与直肠癌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出现以上情况最聪明的做法是求助于肛肠科医生,不要拖不要等,大部分直肠癌的确诊就是一次指诊,成本低廉,产出是一条人命。当然指诊没有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做次结肠镜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结,持续便黏液血,伴直肠下坠,大便次数多,便细或困难是直肠癌露出的马脚,当然最终把它揪出来还要依靠指诊和肠镜。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2天发现3例癌!许多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如果说人在晚年,能否生活自理思路又清晰地走到生命终点,有尊严少痛苦地谢幕是人生的最后“期末大考。那么人在中年,好好关爱自己健康,好好防微杜渐...
-
为什么直肠癌最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痔疮的种种危害,其实痔疮最大危害莫过于它的存在更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从而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那么,常见的哪些疾病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肛肠...
-
直肠癌转移扩散还有救吗?
作为近年来高发的恶性肿瘤,直肠癌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尤其对于中晚期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生存将受到更大的挑战。对此,患者和家属都心急如...
-
为了自己美丽的人生,便血必须“小题大做”!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似乎是一种很有“群众基础”的常见病,除了便血、排便困难等症状外,似乎也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不过,出现类似症状的还有另外一种...
-
直肠癌来的竟然如此悄然无息!
上周王叔做了粪便潜血检查,结果是阳性,就十分担心,恨不得马上做肠镜检查,可是医院说要提前预约才能做,王叔心急如焚。终于约上结肠镜检查的王叔在...
-
要不是有痔疮,恐怕就耽误了!
“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善待生命,是每个医生的忠告……这是一个来自阿拉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