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防治重在防
2020-07-13根据统计,大肠癌目前在一些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列恶性肿瘤第四位,且上升趋势明显。与1991年相比,去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几乎翻了一倍。大肠癌的早期指征没有特异性,及早发现大肠癌的关键是结肠镜检查,年龄在40岁以上或有家族结肠息肉史人应该每年做一次内镜检查;对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不能大意,应及早做内镜切除。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腹泻、便秘、便血都有可能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或早期症状。通过内镜切除肠内癌前病变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
目前在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对结肠镜检查抱有恐惧心理,从而选择其他替代方法;不少患者要求用X光、B超等影像学检查替代内镜检查,理由是结肠镜检查过程痛苦。二是发现腺瘤性息肉后不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在肠内留下“定时炸弹”。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对大肠内病变诊断安全、可靠的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结肠镜检查已引入无痛概念,检查时间也由2个多小时缩短为十余分钟,患者不必过于恐惧。
腺瘤性息肉发现后不及时切除,或者切除残留,主要表现为有的医生在做内镜切除术时只切除体积较大的息肉,而对体积微小的息肉采取姑息态度。
腺瘤性息肉是较常见的大肠癌癌前病变,多数患者最初没有自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息肉会发生恶性病变,生长时间越长,癌变率越高。这就是说,再小的腺瘤性息肉,只要留在肠内就是“定时炸弹”。
消化科医生强调,除了炎性息肉可进一步观察,腺瘤性息肉一经发现就应切除。定期检查在发现大肠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便血、大便变细或顽固性腹泻患者以及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应做结肠镜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大肠癌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有资料显示,由于不受重视,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率高达60%-70%,许多人被误诊为痔疮、痢疾、结肠炎等,耽误了治疗时机。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预防肠癌需几年做一次肠镜?
这里说的肠癌,基本上指的都是大肠癌,因为大肠癌占了所有肠癌的90%以上,而且大肠癌当中,又差不多90%以上都是结直肠癌。因此,我们平时提到肠癌,肠...
-
得了大肠癌的人,大便会有什么不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发生的原因有大肠良性腺瘤恶变为癌、直肠息肉或溃疡性结肠炎等诱发大肠癌、家族性遗传因素以...
-
三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找到了!
何为三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分别是:大肠癌、胃癌和肝癌。那为了预防这三大恶性肿瘤的入侵,我们该如何去提防呢?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
-
能降低肠癌发病率的只有肠镜检查
美国曾经是世界上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如今,这顶帽子将要落到我们头上。2020年3月22日,最新发布的《美国结直肠癌统计报告,2020》显示,美...
-
当大肠癌遇上MDT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你知道吗?当一个人开始衰老的时候,最开始衰老的部位就是肠道。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肠道生态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
-
为什么要做大肠癌筛查?
了解结直肠癌现状我国结直肠癌人数逐年攀升,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乳腺癌,排列在前三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以3.9%速度递增,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