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30岁,为了预防癌症,哪些检查是必要的?
2020-07-29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年龄越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
30岁是一个门槛,在30岁后人体的各项机能呈下降趋势。
所有疾病中,最让人恐惧绝望的莫过于癌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5年发表的《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病例最高的5 种癌症分别为: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这5 种癌症占癌症新增病例总数的63%。
这些发生癌症的器官要么再生能力很强,比如肺、肝脏;要么经常与外界接触,比如胃肠道,发生癌症概率更大。
遇到什么问题不重要,知道怎么预防很重要!
肺癌是癌症头号杀手,2015年新增73万患病人数,61万人死于肺癌。尤其是经常吸烟、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一欠CT筛查,目前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标准检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
肝癌太不陌生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2012年新增39万,死亡38万。其中80%的肝癌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而在我国仅乙肝和丙肝就有近1.3亿感染者,除此之外,脂肪肝现在也逐年上升,这些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查一次B超、
肝功能等,还有甲胎蛋白,可筛查肝癌,虽不是特别灵敏,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胃癌、食道癌被称为“穷人癌”,在我国发生非常普遍,2015年胃癌死亡50万人,食道死亡38万人。
"病从口入”不是说着玩的,酸甜苦辣都要经过食道进入肠胃,各种食物的刺敫下,容易发生癌变。可以定期做胃镜检查胃癌,内窥镜检查食道癌。
结肠癌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如果肠胃不舒服,尽早到医院检查,通过结肠镜判断结肠是否有炎症或息肉。
主要器官癌症筛查:
肺部--低螺旋CT;
肝部--B超、肝功能、甲胎蛋白等;
胃部--胃镜;
食道部--内窥镜;
结肠部--肠镜;
这些检查不必每年检查一次,在第一年检查没有问题后,可以隔三年再进行检查,如果部位没有肿瘤,发生有炎症及其它疾病,也需要1-2年检查一次,防止疾病病变,癌症都是由小病恶化而成的。
除开这些主要器官的检查,还有一些基础检查是每年必须的。
基本检查:
血尿便常规,生化、免疫八项,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甲状腺B超。
男性:泌尿系彩超、肾功能。
女性:妇科及乳腺彩超,即TCT检查、乳腺钼靶。
中年人烦心事多,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平时吃的东西也大多不健康,容易得甲亢,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泌激素调节人体,如果家人有体检项目,甲状腺一定不要落下。
女性一定要重视乳腺,乳腺非常容易病变,而且大多数女性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乳腺问题,所以一定要重视。
归根结底,癌症的预防主要在于老生常谈的四点:饮食健康(食品安全、按时吃饭)、适度运动、作息规律、定期体检。做好这四点,健康的身体不会离开你。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美味难以下咽!怎么办?
食道癌晚期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咽下困难,严重的时侯连水都不能饮用。患者及家属都非常无助,感到恐惧。如能解决饮食问题,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战胜...
-
食管癌的防治
食管癌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我国人口是世界的20%,可全球60%的食管癌发生在我国,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是全球平均的7...
-
食管癌预防刻不容缓 注意规避高危因素
近年来,食管癌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预防食管癌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如何预防食管癌呢?食管癌被称为“穷人病”。作为世界食管癌第一高...
-
胃镜检查您还害怕吗?
胃镜检查您还害怕吗?有一大部分人都恐惧胃镜检查,其实胃镜检查并不那么可怕!前两天我出门诊,就诊的是一位杨先生。杨先生描述发现自己胸骨后不适,吞...
-
食管癌医生谈
一、流行病学食管癌有两种主要类型,鳞癌和腺癌。虽然世界范围内食管鳞癌占所有食管癌90%,但食管腺癌死亡率和发生率正不断提高,北美和欧洲几个地区...
-
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优缺点
食管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亚硝胺类化合物、霉菌、微量元素缺乏等,饮食习惯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因素,如进食过快、喜热食、进粗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