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和含酒精类药物一起吃,小心悲剧了!
2020-08-01我们生病去医院打针,医生都会反复交代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不能喝酒,否则后果可能严重。患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四肢乏力、心率加快、低血压,甚至休克等反应,称为双硫仑样反应。
前几日,36度+的气温让市民感受到了来自夏天深深的恶意,不少市民坦言“需要喝瓶藿香正气水压压暑气”,却被家人朋友紧急喊停。“你吃头孢了吗?吃阿莫西林了吗?吃了这两个药,喝藿香正气水可是会送命的!”
藿香正气水大家并不陌生,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是夏日居家旅行的常备药物。每支藿香正气水大约10毫升,虽然药品名为水,但成分表中显示,包含乙醇(酒精)40%-50%。这样的披着“水”外衣的药品,酒精含量却占到了一半,和头孢、阿莫西林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二者同时服用可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在与酒精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酒精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而乙醛是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可引起多种不适。常见的表现为面部潮红、视觉模糊、搏动性头痛、恶心、出汗、呕吐。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惊厥、神志不清、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困难甚至心肌梗死等中毒反应。
哪些抗菌药物与含酒精(乙醇)的药物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呢?
以下列举了两者合用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之所以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我们还是要先说说酒精的体内代谢。
酒精(乙醇)在体内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乙酸最后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泄,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乙醛无法转化成乙酸而在人体内蓄积,导致中毒。
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的药物除了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头孢拉啶、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头孢曲松等,还有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其他抗菌药如左氧氟沙星、硝呋太尔、呋喃唑酮、氯霉素等。
常见含酒精(乙醇)的药物
使用可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抗菌药物时应避免同时应用以上这类含酒精的药物。
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常需4~5天后才能恢复,口服或注射该类药物期间及停药7天内避免接触酒精或含酒精的制品,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者更应注意,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立即停药,马上到医院就诊。
总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吃药和喝酒也是这样的关系,到院就诊时,有饮酒史和服药史则应尽可能详细地汇报给医生;用药前,多看看药品的说明书、成分等,也可以多向医生进行询问。
温馨提示:因患者情况存在差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医生指导。
-
治胃病的奥美拉唑,为什么要空腹服用?还不能和这3类药物同时吃
奥美拉唑可以说是治疗消化道疾病,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只要胃部略有不适,大家就会想到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抗酸及抗溃疡药,作用于胃腺壁细胞,...
-
CT都能检查出什么疾病?
这个问题问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其实,CT能够检查的项目非常的多,而且能够检查出来的病也很多,我们就从上到下,来细数一下。1、头部头皮下血肿、头...
-
X光、CT、磁共振,检查越贵越好?那你就错了!
去医院看病除了吃药打针各种检查也是常常需要做的事儿尤其是影像检查这些项目我们也都耳熟能详X光、CT、磁共振但是在检查的时候心里可能犯嘀咕“我这么...
-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ESD)期指南发布啦!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病变的微创手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日渐成熟,目前国际多项指南和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胃癌...
-
消化道肿瘤,为何检查出来很多是晚期?
大家知道,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包含了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很长的肌性...
-
为什么每次大便后,都要看看自己拉的大便?
据说90%以上的人都有拉完屎回头看一眼的习惯,究其原因,有人说:“毕竟是你身体里掉出来的一部分啊,看都不看一眼就把它冲走实在是太冷血了!”其实这个...